近代瓷器

 最近百余年来,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两大阶段。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,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国无宁日、经济衰败、民不聊生;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,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在这样的国运天时下,整个陶瓷事业濒临于人亡艺绝之境。然而,也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们结合起来,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努力。作出突出贡献的当首推醴陵窑釉下五彩开山鼻祖、清朝一品官员熊希龄,他与文俊铎等人在醴陵窑立学堂、开公司,于本世纪初创烧出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艺术瓷,不能不说是个乱世之奇。活跃于20年代后的景德镇“珠山八友”,也将文人画技法和审美意识带人瓷坛,形成了一代新的画风,其余辉至今犹存。在制瓷技术上,各大瓷区先后引进和小规模地试验了煤窑窑炉设计及烧成技术,新法选矿及粉碎技术,机械练泥和成型以及吹釉技术,石膏模具使用与注浆成型技术,新彩及釉上、釉下贴花装饰工艺等,为后来的瓷器艺术发展改善了工艺条件,推广了先进技术。但整体上说,这一阶段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。

    进入20世纪50年代,长期动荡的社会得以安定,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。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“保护、发展、提高”的方针,实施了一系列较大举措:如把“散之四方”的能工巧匠重新组织起来,提高其待遇,鼓励其带徒传艺;选择景德镇、醴陵、宜兴三大历史名窑,恢复古代名窑的传统工艺,率先成立陶瓷研究所、兴办陶瓷专业院校,随即各地像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科研机构和学校,为恢复发展陶瓷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;组织景德镇、醴陵、宜兴等历史名窑研制生产“建国瓷”;组织中国工艺美术瓷首次赴前苏联和东欧、印度等十个国家进行巡回展览,并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陶瓷展;组织醴陵、景德镇等陶瓷产区,为北京人民大会堂、新北京饭店、首都工人体育馆、国宾馆用瓷和国家礼品瓷进行设计制作;加强中德、中捷、中保等对外经贸技术合作;组织研究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,用科学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实验分析和理论总结等等,均把中国近百年来的瓷器艺术一次次地推向了新的水平。

   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,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,探索创新,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、时代气息浓厚的艺术瓷,以及经济适用、朴素大方的日用瓷。这一时期中国瓷器艺术的特征,主要表现在它的现实性、朴素性和单纯性方面。60年代中至70年代,中国瓷器艺术则走过了一段坎坷的短暂历程,瓷器艺术出现了畸形发展。但自80年代伊始,神州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,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。这一时期瓷器艺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包容性、多样性和科学性等方面。许多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形式、新品种在改革的时代中应运而生,在开放的机遇中蓬勃发展。

    百余年来,中国瓷器艺术在其发展中虽举步维艰,历尽沧桑,但总体趋势仍随社会的前进而有所发现、有所创造、有所进步,并以它累累硕果步入新的世纪,植根于民族传统的当代瓷器艺术,在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意识融合交织中,逐步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。

    首先表现在造型中。我国陶艺家不断寻求瓷器装饰载体的时代感,在传统的承继中不囿于传统、不拘泥陈法,灵活按照造型形式美的规律法则,运用切削扭曲、分割组合、穿插堆积等形体构成手法,以及反常设计、摹拟设计、联想设计等现代设计法,创造出了多类型、多品种、多材质、多样式的造型。艺术瓷新出现了诸如连珠瓶、青果瓶、春蕾瓶、八方瓶、各式异型瓶以及意象表现型或工艺表现型等各类现代造型;日用瓷造型则出现了诸如萌牙、石榴、腰鼓等餐茶具,以及金菊、金钟等盖水杯、文具、啤酒具、灯具等各种新款式。同时,随着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,日用瓷品类近年还新开发出家庭用瓷、宾馆用瓷、旅游瓷、纪念瓷、礼品瓷、民族用瓷等,逐步形成了家庭用瓷和旅馆业用瓷两类不同的主要造型体系。

    新材质的开发也为造型增添了奇光异彩。70年代后,山东淄博陆续研制出滑石瓷、高长石瓷、高石英瓷、钠长石质瓷、色瓷等类型的精细日用瓷。河北唐山的骨瓷,文象岩厚胎瓷,邯郸的增韧骨灰瓷、刚玉强化瓷,a-方石英强化瓷,醴陵和景德镇的高白釉瓷、高硅瓷、特种耐热瓷等,均有瞩目的成就。

    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炻器,在用于宾馆饭店的成套中西餐具中发挥了较大优势。炻器与厚胎瓷一样,在造型的线形、线角、细部、形体处理上,形成了有别于细瓷及陶器造型特征的独特风格和规律,丰富了陶瓷造型的表现形式和体系。山东淄博利用本地原料新创制的“焦宝石瓷”,质地坚实,釉面呈秋黄、浅棕、灰白等色,色调娇嫩而无纤弱之感。湖南醴陵和铜官,河北邯郸,河南禹县和焦作,广东佛山,广西等地也均盛产炻器。

    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造型,传统样式的变体型还是全样式的创造型,当代瓷器艺术的造型基本上具有形体饱满,线形简洁,转折流畅,对比强烈,材质丰富的新特征。

    其次表现在装饰风格上。装饰手法更多地是表现出简练、空灵、淳朴、含蓄以及灵活多变、明朗清新的新特征。装饰题材则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,多以花草虫鸟、瓜果蔬菜、鱼藻虾蟹、飞禽走兽、山林水色、刀马婴戏、民间故事、吉祥图案等自然景物、风俗民情和民族文化的题材为主,从而使乡土气、自然趣、人情味、生活情、民族性更足、更浓了。在装饰构图上,除了传统形式外,能随不同造型结构而变化的现代构图格式层出不穷,诸如分层平地式、分格条块式、打散重构式、综合构成式等,千姿百态,美不胜收。在装饰表现形式上,釉上彩仍是以隽美精细的工笔为主、写意为辅的格局,变革和创新者不多。釉下彩除工笔外,则多为兼工带写,工笔与写意、具象与抽象共生共荣:工笔者端正严谨,令人惊叹技艺的精绝;写意者洒脱飘逸,让人领略笔墨的神韵;抽象者意蕴深邃,具象者形神兼备,给人留存更多的联想空间。在装饰工艺技法上,陶艺家们更考究泥、釉、彩的综合效应,充分体现泥坯的材质美和自然症状;善于发挥色釉相互渗透熔融的特点和“天人合一”的妙趣,展现釉质的色泽美和肌理美;娴熟掌握装饰材料的特性,追求工艺完美结合的意蕴美和形式美